Site Network: um_bloggers | imagebank | videoworks | essence | business home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blog of Uncle Ming's Gallery

I have always been among those who believed that the greatest freedom of speech was the greatest safety, because if a man is a fool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encourage him to advertise the fact by speaking. (我以為讓愚蠢的人自暴其醜, 正是最大之言論自由所以是最安全的主因)

WOODROW WILSON (編輯組譯)


回饋社會何如取之有道

(Feedback or Commercial Ethics)


桃仙樸  B2Simple

註:  以下內容, 純屬作者一般個人意見,不能視為有法律約束力之專業意見,凡涉及如投資、法律、會計、建築或醫療等受法律規管行業之專業問題,如有疑問請自行向具專業操守之相關專業顧問或從業員查 詢

-23/8/2010



長期高踞世界富豪榜首次二席之蓋茨先生及畢菲德先生,近年以行善為業,捐出大部份之財富成立慈善基金,並向其他富豪呼籲以類似方式將財富回饋社會,加上近日本地有仇富之說,一時間,傳媒爭相追問本地富豪是否有意效法以抒緩民憤。

除卻可以公然貪污致互富之落後國家,富豪皆是靠營商致富,國人並非不善營商,商人之名,顧名思義,源自三千年前之商朝遺民,因被周所 滅,靠買賣營生,時人已慬得互通有無,甚至創造通貨(currency),以貝作價值的像徵(token of value)及交易之媒介(medium of exchange),傳統文化所以列商人為四民之末,是先賢知商人礙於業務須要,錙銖必較,混身沾滿銅臭,最易迷失本性,重利忘義,為圖貪慾而泯滅忠誠, 故認為興教宏道重於創富,周公製禮定樂,孔孟老莊及墨子宣揚之思想都側重精神修養而輕視物質財富,因而在主流文化以及次文化中,皆重文輕商,此實際是中國 文化中的權力制衡,歷代為商者,因而戰戰競競,不敢公然干政,唯恐身負奸商為富不仁之名,兒孫子侄中,稍有聰明才智,反不欲使其承繼本業往錢眼中鑽,而是 供書教學,就是不能得一官半職,亦寧可做個秀才,名聲比從商還好聽一點 。稍有留意戰前後本地第一代富豪的生平,便發覺很多因家境清貧而輟學營商,當商人並非首選。今日本地之重商及利商主義,當然是受西方思潮的影響,西方由十 五世紀開始,重商主義結合炮艦政策,在世界各地遍立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以全世界之資源供養一少部份西方國家,讓少數地區先富起來,當時之商船,都配備武裝 或有軍艦護航,西方商人在西方列強武裝 (非和平) 崛起中,建立不少汗馬功勞,然後經過西方學者從西方觀點出發整理之經濟及商業理論,隱惡揚善,將商人及商業在人類文明中之地位,提升至歷史中的最高點,對 過往一段以武力掠奪領土資源的不光釆歷史,近乎隻字不提,令包括被掠奪一方之後人,不知道西方列強甚至日本今日之財富,不少來自搶掠剝削(只要比對清朝戰 敗賠款及當年各戰勝國之國民產值便知)。近二十年由於主觀政策加上客觀環境不利實業,工農業被逐出本地,工商管理中,亦只餘商業管理,學子選科,金融、法 律及商業管理才是首選,富豪商人被捧成社會精英,從四民之末晉升為四民之首,結果物極必反,出現今日所謂仇富思想。

只是仇富之說,完全不合邏輯,解釋不了何以十年前之英雄,今日驟變狗熊,如果法制及營商環境不變,普羅大眾態度絕不應短時間內出現一百 八十度的轉變。第一代白手興業之富豪,老樸所見所聞,大部份都是謙厚仁愛,即使學歷不高,亦自學不倦,且熱心教育,因曾經戰亂苦難,亦明白成功有不少幸運 成份;這類富豪,從來少惹閒言,亦受員工及大眾尊重,是國人所謂之儒商,傳媒亦屢有報導,人心自有公論,無須老樸在此褒揚;所以仇富之說是以偏蓋全,包括 老樸這等小商販在內的大眾人士,如真有所仇者,不過是不仁不義之行為,又豈止限於富豪,只是為富而不仁,則更添一分罪孽而已。

今日部份西方人士,背負著帝國主義掠奪者、黑奴拐賣販子及殖民侵佔者的原罪及歷史包袱,處處有意無意中將西方列強今日的一切成就盡量解 釋為文化上的優越,還不斷扮演道德判官,實際上將當日的野蠻行為及掠奪所得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掩飾,除非我們單憑軍事和政治霸權作為檢驗文化先進程度的唯一 指標,其實中國當年險被西方列強瓜分,可能只是重覆歷史中先進文明文化如埃及、巴比倫、希臘、古印度等先後遭文化落後但武力優勝的蠻族征服或毀滅的事件。 衣食足然後知榮辱,不能否認今日西方國家文化中,確有不少優秀而有價值之原素可以學習吸收,不少西方人士亦身體力行,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甚至批判往日行 為,但對政客、軍人及跨國企業主管,如存有太多幻想,甚至希望依靠西方列強 干預為國家民族帶來富強安樂,實在只是太傻太天真太簡單的幼稚見解。看中國五千年歷史,當無力自衛時,便有五胡亂華、女真、蒙古、滿清、西方列強及日本的 先後進侵,雖然入侵者不是被同化在中華民族內便是被打敗,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唯一倖存者,證明中華文化,實際上自有優越之處,但對國人造成的災難,是一 道永遠不能磨滅的歷史瘡疤。

西方文化,可說不過是法家思想之改良版,法家刻薄寡恩,皆因當時諸候大公集大權於一身,所謂法對平民百姓是鐵律,對王權則是一紙空文, 商鞅作法自斃令國人從此引以為戒,寧以儒道佛三家思想為立國之根本,情理法兼融為排難解紛及警惡懲奸之依據,西方則仍沉醉在法制之公平公正及公開的幻像中 而未能自拔,以為以三權分立來避免權力過份集中便足以杜絕濫權,可惜事實擺在眼前,法律知識過份複雜,法律語言過份鞎深,法律程序過份繁鎖,永遠無法普及 至全民,甚至曾受高等教育人士亦難以掌握其中內容及技術細節,由立法、執法及司法,皆操控在專業人士手中,由於知識及財富不對等,很多時,法律背後本來簡 單易明的公義精神根本無法從訴訟中體現出來,合法而不合情理之行為往往由商界精英率先示範,一次又一次地挑戰公眾的智慧 (practical wisdom/Phronēsi )和忍耐力。


第一代之富豪,基於對人情世故的認識,可能根本無意違背人情義理鑽法律的空子,但稍一不慎,所託非人,業務交付在西方名牌大學畢業之年青才俊,將合法貪婪 視作現代營商絕技,賺盡世人之財富,卻輸掉世人的尊重,似是幫忙,實是幫倒忙。如果財富取之無道,回饋社會又有何意義?「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處也!」西方人也許只知有法治,不知有此古訓,國人理該清楚。西方古希臘聖哲亦有對德行(virtue ethics)作探討(註1),但隨著希臘城邦相繼被外族攻佔,羅馬勃興,亦如東方中國之秦朝帝國,以法治國,但秦二世而亡,漢以後大部份朝代皆以儒釋道 三家思想為治國之本,情理先行,法則視為最後手段,而羅馬帝國則稱霸西方世界多年,影響深遠,以法治國,法治思想便深植西方文化(註2),其後政教合一的 體制,亦是世俗法 (temporal law)及宗教法 (the law of heaven)的結合體,並無以道德治國之實踐經驗。

戰國四公子中,齊國孟嘗君門下食客三千,其中一位名馮諼,三次彃劍而歌,怨食用不佳,不似其他食客般恭敬,然而一次自告奮勇到薛收債, 竟代孟嘗君當百姓面前將全部債務一筆勾銷,然後回報孟嘗君說是代為「市義」,孟嘗君雖不悅亦無可奈何,豈料他日失寵於齊王而落難時,薛之老百姓因馮諼當日 代孟嘗君所作義舉而相迎孟嘗君百里之外,令齊王怯於孟嘗君之民望而讓他復位(註3)。如今飽讀西方法律及商管理論之商界精英,以為合法即等同公義,玩財技,售結構性工具,賣客戶私隱,建發水樓縮水單位,獨不識「市義」,今日賺合法而不義之財,留待他日再來回饋社會,那何不行公義於足下,富貴取之有道。


註:

1. 柏拉圖記載的蘇格拉底對話錄中,《美諾篇(Meno)》以蘇格拉底對話體寫成。試圖確定德行(virtue)的定義。是德行的本質定義,而非某些特定的美德(如正義與節制等)。目標在於一個普適的定義,適用於一切特定的德行。

Reference:

http://www.philosophypages.com/hy/2f.htm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ethics-virtue/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no

source: Wikisource


2. 公元前454年,羅馬元老院被迫承認人民大會制定法典的決議,設置法典編纂委員10人,並派人赴希臘考察法制,至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第二年又補 充二表。這就是著名的《十二表法》。因各表系由青銅鑄成,故習慣上稱作《十二銅表法》。這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公元前390年,高盧人入侵羅馬,在戰 火中銅表全部被毀,原文散佚,現在只能從其他古代著作中略見梗概。十二銅表法的內容分別為:傳喚、審判、求償、家父權、繼承及監護、所有權及佔有、房屋及 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補充、後五表之補充等十二篇。十二銅表法頒佈之後,就成為共和時期羅馬法律的主要淵源。該法典對於貴族的權力作了一些 限制。

http://zh.wikipedia.org/zh-hk/十二铜表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man_law

http://zh.wikipedia.org/zh-hk/古罗马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cient_Rome

3. 原文: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 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貝。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 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 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 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 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沈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 乎?」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
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收畢,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 燒其券,民稱萬歲。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視吾 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官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 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
  後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曰:「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 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 「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 「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崇,沈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 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孟嘗君為相數十 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 完 -

小傳 Biography

有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一字之差,常令仙璞君含寃莫白,被誤為 being too simple、太簡單 ,事實上,仙璞君跟 sometimes naive 之賴依芺並無任何朋友或親屬關係,未敢叨光,B2Simple,原名 Back to Simple,返璞歸真之謂也,跟太簡單 being too simple,相距何止以光年計,要知簡簡單單,原是最不簡單。陶令公如非誤墮十丈紅塵,為五斗米折腰卅年,歷盡殊不簡單之官場黑暗,又如何能守拙歸田 園,成為一代大田園詩人,留下不朽名作,故極高明,然後致中庸,忍屈辱,始可降大任。先難後易,方能舉重若輕,先繁後簡,乃識返樸歸真。簡約主義,精粹盡 在一約字,約者,去蕪存菁之謂也,正如王國維所言,為學或人生之四境,先是孤單上路,望盡天涯路,繼而尋尋覓覓,衣帶漸寬而不悔,方能猛然頓悟畢生追求目 標所在之處。那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人卻在,燈火欄柵處之境界,又豈可與隨隨便便,懶得取捨抉擇,便自以為深得簡約主義真諦者相提並論。

simpl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