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22 西方文化 3
Western Culture 3
28/5/2015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28.5.2015
愚:前輩上次對我説到香港開埠的時間有很大的反應,我還是想不通究竟什麽地方説錯了,這是一般的説法,不是我獨創的,至於香港和西方及中國的互動,確是有很大的變化。
智:首先,我弄不清你所謂開埠的定義,1842年香港被割讓前,不是無人居住的荒地,英人入駐時還曾遭居民武力反抗,李鄭屋的古墓説明漢朝時中原的 貴族已南來開發香港,只是中國太大,選擇太多,可作商港的地方多的是。英國人找立足點是歷史的必然,找到香港是歷史的偶然,沿著廣東的海岸線,有香港相同 條件的海港或海島不少,然後便是那百多年的變化,但跟你理解的有一定差别,將割讓説成開埠,是英國人的觀點,正面稱頌他們發展香港的功勞而淡化侵略殖民的 行為。19世紀下半葉,滿清仍然當權,港島居民由數千人增至約30萬入。港英政府的移民政策,一直因應時勢而改變,來港者都不過視香港為營商及工作地方, 並沒有當作是長遠定居之所,但人口增加令土地嚴重不足,導致英國再向滿清提出土地要求,1898年九龍割讓及租賃新界令香港土地大增,從租地要求可見英人 對香港亦沒有長遠打算,預計到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重新崛起時,香港的主權便很難維持。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令香港人口一度上升至160多萬人,日治時只餘下 三份一,國共內戰後,人口即進入快速增長期,短短幾年,人口由50萬跳升至50年的200萬,然後是60年的300萬,70年的400萬,80年的500 萬,這些新增人口,特别是70年代前,大部份來自中國大陸,到70及80年代才算有相當數量的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港人出現,這些來自國內各省的移民 及第一代,唯一的共同文化便是中華文化,何來什麽本土文化?
愚:既然70至80年代開始有土生土長的港人,那形成本土文化不是理所當然嗎?
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有主觀意願的文教建設,非百年不為功,一個文化體系更涉及非人為控制的元素,須要時間更長亦未必成功,例如美國和英國分途 發展二百多年,基本上仍被認為同是在盎格魯撒克遜系統的文化圈內。一個從來對文化冷漠的城市,如何憑一兩代人中少量自信已創造了超越了幾千年中華文化的人 便完成了一個文化體系的建設。更便況八十年代前,香港還以中國正統文化守衛者自居,也許亦希望肩負中西文化交流的任務,私營大專學院成為承傳中國文化的道 場,新亞,崇基及聯合書院,更合組成中文大學,讓人充滿宏揚中國文化的願景;新亞校訓是「誠明」,語出中庸,校歌第三段是:
十萬里上下四方,俯仰錦繡;
五千載今來古往,一片光明。
十萬萬神明子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有聖人。
意思是上承五千戴中華文化,胸懷十萬里山河,心繫十億同胞,誠意於四海追隨聖人之志。
崇基校訓是「止於至善」,語出《大學》,大門左右楹柱有冠頂聯:
崇高惟博愛本天地立心無間東西溝通學術;
基礎在育才當海山勝境有懷胞與陶鑄人群。
據中大網站的解釋,「上下兩聯的內容既表達了基督博愛的精神,又蘊含了崇基學院溝通東西學術,培訓人材的宗旨。」
http://www.cuhk.edu.hk/chi/uchinese/map/cc/4/4p.html
聯合書院的校訓是「明德新民」,同樣語出大學,校歌相對簡潔古樸,採四言詩歌格式,有詩書的風範:
我校聯合,氣象萬千!
集義斯大,謂金非堅。
善與人同,才由學廣,
識古知今,開來繼往。
明德自馨,新民存誠。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浩浩青天,昭昭白日。
爾式爾瞻,唯精唯一。
典故皆出自儒家經典,主旨同樣是繼往開來,發揚儒學。中大成立後,校訓是「博文約禮」,語出《論語》,原文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愚:嘻嘻,中文大學嘛!當然用中國傳統思想了!
智:年青人,你又一次沒有做研究便妄下判斷了。當時南來學人,人才濟濟,其他的私立大專,還有嶺南,樹仁,珠海、能人等,嶺大校訓是「作育英才,服
務社會」表面是平常説話,原來其中前句出自《孟子•盡心上》:「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它前身是廣州嶺南大學,後與中山大學合併,戰後在香港重
組。這些私辦學院,都是南來學者安身立命的場所,校訓充滿中華文化傳統智慧是必然的。可是,不説這些私辦書院,官方的教育機構,它們的校訓,校歌,校徽,
原來也同樣都充滿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就説港大吧,它的校訓是拉丁文的“sapientia et
virtus"中文是「明德格物」,出自《大學》,根據港大官網解釋(http://www4.hku.hk/hongrads/index.php/about/university_identity/sapientia_et_virtus)
,應是先有中文校訓才有對應的拉丁文翻譯,sapientia 意思是智慧,virtus 是道德。理工校訓是「開物成務,勵學利民」,前句出自《易.系辭上》,下句出自漢王充《論衡》。城大是「敬業樂群」,語出禮記;要看詳細點的可到下面的網站:
https://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50902082
愚:呃,好吧,這個晩輩無言以對了,但是,按前輩所説,從前港人是認同中華文化的,而港英政府亦是默許中華文的承傳的,只是由80年代開始,便出現將香港塑造成非中華文化子系統的現像,前輩是有什麽暗示嗎?
智:也很難説完全是主觀行為,整個國際環境也有關係,但英人放棄殖民地時都會慣性改變原來行之有效的政策,八十年代開始,本地由一個中華傳統文化捍 衞者暨東西文化匯聚者突然變身成為大香港文化宏揚者,不少人即時頭腦發熱,自我存在價值感覺上升,自信本身真的有超越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內涵,不斷神化香 港,將經濟奇跡硬地裡説成文明奇跡,創造出一個「偉大」的香港文化,並借此貶抑中華文化。一個世紀前,中國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也未至於像現在某些人士那樣 貶抑中華文化,神州大地有各式各樣的理論為中華文化增值,為中華文明續命,英,美,德,蘇,日等模式,都在參考之列,二戰後,大部份的模倣對像本身也相繼 陷落,世上恍如只有兩大陣營,六七十年代,經歷越戰失敗後的西方處於低潮期,前蘇聯所代表的思潮反而如日中天,但好景不常,八十年代因經濟管理不善走下 坡,九十年代西方的陣營再度超前形成近似單極的世界。將這五個世紀西方崛起的過程放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來看,只要冷靜客觀一點,實在無法得出什麽終極 文明的結論,成敗興衰有時,天時地利,不是人力可以改變,至於人和,雖關制度,亦賴人事和人心。西方文化及文明,無可否認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和自我完善能 力,可是同化能力強而親和力低,內部的各個子系統,亦互相排斥,長遠而言,並不見得具有一統天下的潛力,因為種種原因,香港人在八十年代開始由經濟動物轉 為對社會事務狂熱起來,投機慣性令好一些人搭上了當時的西方號便車,實際上港人根本沒有深厚的西方文化根基,而中華文化的基因,則深藏在每個人的靈魂深 處,但一切只是憑感覺和直覺判斷而並非靠深刻的認識和理性的思考。所以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實踐,是各自表述,互相排斥,卻又人人以正確正統自居。
愚:前輩説西方文化親和力不足,那為什麽年青人對西方文化那麽入迷呢?
智:那倒是值得思考的一個現像,老人家也曾年青過,可能當時的心境多少有相似之處吧,不如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