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24 西方文化 5
Western Culture 5
13/6/2015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13.6.2015
愚:前輩,跟你談天説地,得益不少,特别是有關於社會文化的知識,最近傳媒上剛好有一些有關民族文化的論戰,火花四濺,其中一些批評中華文化的論點,相信前輩一定會忍不住一一駁斥的。
智:我也看過論戰的一些文章,那些批評,其實都是老調重彈,並無新意,不過是東拉西扯,重覆找一些零碎個别的負面事例,對中華文化冷嘲熱諷,即港人 説的「抽水」;中國文化以至世界各地文化,不可能完美得毫無缺點,現實是很多優點和缺點是並生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矯正過來。中國傳統也有嘻笑怒罵的曲 筆,將正話反説,反話正説,笑中有淚,淚中有笑,批評中懷著善意和良知,最遠可追遡至詩經楚辭;現時這些出位的嘲諷,可能源自西方的幽默,其中英式和美式 的也有不同,但西方的幽默諷刺,其實還有個底線,例如對為國捐軀的英靈及亡靈便開不得玩笑,其他如種族,宗教等問題,都有禁忌,拿揑得當是一個高深學問, 老人家看全美一叮時,便多次見到平時口沒遮攔互相調侃的幾位評判特意為軍人起立致敬鼓掌。他們對自己國家民族和文化的嘲諷,都是愛之深,恨之切,那是他們 的人情世故和義理,唱國歌時你做出不敬行為,隨時會招來任何人的干涉;我曾説過的北美崔哥,華人表演清談的來說算是掌握到其中分寸,諷大款,刺小資,譏笑 貪腐,也同時嘲弄大中華和大美國主義,但對兩國民族文化的優點和今昔的成就,是小諷大讚,持肯定態度,他便曾清晰解釋過這個原則,賣國的底線碰不得;不似 那些凡事挑渣的,完全失去客觀持平。
愚:那就是前輩説的雙重標準嗎?聽過前輩的説話後,確是發覺這問題越來越嚴重,您上次的那首英文詩,其實也適用來描述很多本地評論者的言論呢?
智:當你明白那是文字商販的噱頭,自己保持頭腦清醒,便無需太過認真在意了,有什麽的讀者,便有什麽的作家,兩者雙生。孔子曾罵過兩種人,一種是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的人,另一種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孔子對他們的評語就是「難矣哉」。其實,正如我去年開始跟你談社會運動時, 曾提到文人相輕的通病,因為讀書人常常自以為真理在手;宋朝養士制度令這種風氣惡化,造成新舊黨爭,好辯及強辯的惡習至今未改,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認為明 末南北學者因為受到了王陽明學說末流的惡劣影響,「束書不觀,遊談無根」,讀書人不真正看書只會整天聚在一起聊天吃飯,才使得明朝覆亡。在《日知錄.南北 學者之病》中寫道:「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今日北方之學者是也。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今日南方之學者是也。」老人家以為,第一 是宋明理學並稱,黨同伐異的狠辣文鬥,豈是始於王陽明,應該追遡到宋朝的大儒包括周敦頤及朱熹等人,意氣相投的士人聚眾議事,互相拉扯,政事荒廢外,軍事 也被一群文人七嘴八舌左右,才有宋明兩代的亡國之痛。第二是光讀書也不足夠,經過實踐才通有發言權,那些大談虛幻玄妙概念的人,根本就沒有實務經驗。因此 顧炎武提倡「經世致用之學」,可惜宋朝以後,因為過於重文輕武,士人即是文人,只會打嘴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已經成為積習,顧老的務實之學,也不過是 少講心性,多談生聚莊稼吧了,孔子的六藝到唐朝的文武雙修,早已成為絕唱,奇技淫巧,更不用説;投筆從戎,捨命衛國的將士如岳飛或袁崇煥,敵人聞風喪膽, 卻敵不過文丑的一張嘴。鑑古知今,是不是有極多相似的地方。
愚:明白領教了,從前輩話中,晚輩漸漸明白人事學問不同自然科學,總有一些例外或預料之外的情況,只有程度之分,確是很難斷定真假,也就沒有那麽執著了。但論戰的人,總把自己的理論説得無可質疑,那就是前輩説的謬誤了。
智:哈哈,你開始懂得分辨是非對錯了;其實,相信自己的理論是自信,不是錯,而是錯在不留餘地,自信中失缺謙虛便成傲慢偏見。他們愛把一些屬於規範 概念的規律(normative law)説成嚴謹和絕對(strict and absolute)的真理,最後是賣弄小聰明,即孔子所謂的好行小慧,以偏概全,把一些現像上綱上線並典型化,你應該留意到這些人士的批評都是一面倒地貶 斥一切屬於中華文化的事物,然後是一面倒地哄抬西方文化的優越,由於現代社會的文化環境受傳媒業的影響,在大眾哄抬之下,出現了一些貌似才識過人的才子, 才女,大 V,公知(公共知識份子)等文化演員,利用這種嘩眾取寵的形像來維持知名度,根本沒有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及一致的價值標準,今天用來批評中華文化的事物, 明天出現在西方社會時,卻可轉過來表揚西方文化,比起西方人還要尖鋭偏頗,正如上次英詩中所説的那類觀點。老人家深信這些言論,實在難登大雅之堂,更莫說 傳世。往日香港人對中西文化的認識雖然膚淺,長處是能有效地融匯兩者的一些優點在一身,捨長補短,創造出經濟奇跡,單靠模倣西方,學生很難超越老師;兼兩 家長處,才能有往日的成就;但今日卻出現一些將中華文化説得一無是處的歪理,不問好歹地全面排斥抗拒,將自己的根斬斷,也自斷一臂,那是難以看到什麽美好 前景的。
愚:那豈不是説如今比往日更欠缺包容嗎?上次談到中西文化在處理內部社會矛盾的態度時,晚輩感覺到您對西方文化較中華文化開放,自由和平等,似是不大認同,今天可以聽聽前輩的高見嗎?
智:上兩次不是跟你説過西方文化也很多元嗎?老人家只是想提醒你莫一概而論,太容易將事物典型化及絕對化;北歐,西歐和南歐,同是歐洲,已有文化差 異,領導管理模式也有不同,所以將盎格魯撒克遜的體制,移植至拉丁文化的南歐洲和中南美洲也有困難,更何況文化背景相差更遠和更大的亞非洲地區。同樣地,將北 歐國家的模式引進英美亦不見得可能,否則歐洲便早已大一統,結合成一個有如中國的國家;他們用民族國家的國界來解決文化的差異問題,那是河水不犯井水的模 式,跟中華文明的融合方式有别,孰好敦壞,不能妄下判斷。東亞的歷史,很明顯以漢族及它的文化為中心,雖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每次從分至合的過程,都會 比前壯大了,而且以儒釋道三家哲理為核心價值的情況不變;而西方的民族,文化和文明,總是此起彼落。西方文化和文明,普遍追遡至古希臘,雖然希臘文化應該 脱胎自巴比倫,近似日本和中國的關係,因為巴比倫文明早已湮沒,而且屬於中東地域文化和文明,所以不計算在內。按後人整理考證一些二手的資料,希臘是城邦 聯盟的結構,比夏商周朝的諸侯封建制度還鬆散,面對東方強大的波斯帝國,雅典及斯巴達仍一直爭奪希臘的盟主地位,最終卻由偏處西北、被目為落後蠻族的馬其 頓人統一希臘,至亞歷山大大帝而達至頂峰,有點似戰國七雄面對蠻夷戎狄仍不忘爭霸,最終被偏處西方的秦始王一統天下的狀況,最奇妙的巧合是東西兩大文明的一代君主, 同樣死於急性疾病,西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帝東征印度時感染瘧疾,十日而亡,死時33歳,希臘再度分裂成安提柯王朝,塞琉古帝國和托勒密帝國,分别於西元 前168年、63年和30年被羅馬共和國所滅。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同年(西元前210年)七月,行至沙丘平台駕崩,死時50歲。秦始皇駕崩後不久,群雄並起,不久只餘下楚漢雙爭,最後劉邦擊敗項羽,西元前202年建立漢朝。
愚:那豈不是説羅馬和漢朝差不是同期的一中一西國家,它們的比較應該非常有趣吧!
智:漢朝在書同文,車同軌的基礎上,加上獨尊儒學,正式建立一個跨越黄河長江流域和多個族裔的中華文化和文明國度,所謂漢族,其實包括當時各諸侯國 後人,在漢的國號下,不再有國族之分,只有藉貫之别,人口在整個漢家天下的統治下自由流動,最南的已到了香港甚至更遠,這種文化的傳播和人種的交流,促進 了文化和文明的發展。而羅馬的國家架構是由貴族共和開始,由於平民的叛變反抗,演變成貴族平民共治,算是較為名符其實的共和,但在征服後亞歷山大時代的希臘後,人口和版圖急劇擴張,你可以想像一下,羅馬人會如何看待被征服的民族呢?
愚:前輩這樣問,傻瓜也知道,被征服的民族,應該不可能享有羅馬國公民的同等權利吧!
智:對了,如果你就此給戰敗國國民同樣的權利,征服的土地及人口越多,便會更容易被征服者反客為主,取得管治權,那戰爭還有甚麼意義?所以羅馬在征服希臘後,便再度變成 貴族共和及奴隸制混合的政體,被征服國家的人民,會淪為羅馬的奴隸。從這些歷史,其實展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體積相若或更小的國家征服其他國家後,不論 是什麽體制,社會就是更不可能有平等,被征服的民族都會成為次等公民或乾脆當了奴隸,中外如是,你大可舉一反三。
愚:噢,前輩一言驚醒,怪不得啦,這樣的例子真的很多,例如秦滅六國,蒙古帝國,滿清入主中國,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西方則有列強的殖民地統治。
智:漢高祖劉邦是以興滅繼絕的口號,打著替天下人消滅暴政的旗幟來起義的,既能代表大多數,不似項羽般,亡秦必楚的地域主義色彩太濃,也擁有被壓迫 者反抗暴政的道德優勢,並非是國族之間的仇殺;加上平民身份,較項羽的纨袴子弟親民,結果團結了天下的人,建立大漢,七年間(西元209至202年)便接 收了秦經歷多代人努力經營征戰才得到的土地和人民,而且人心歸附,不必像秦那樣處處設防,各諸侯國的後代大都欣然接受漢家的統治,認同漢人的身份。秦皇功業,漢家享其成,人算不 如天算的例子,歷史中絕非罕有。
愚:怪不得前輩説,中國每次被外族入侵後,反而變得更加壯大了,秦對中原的 華夏諸國來説是文化禮教較為落後的國家,還算是自己人。但魏晉南北朝後的五胡,蒙古人和滿清人,都是文化落後的少數民族,每次入主中原後,都令中華民族增 添了人種、人口及土地。那羅馬的擴張有不同嗎?
智:哈哈,你是更明白中華文化及文明的發展軌跡了,中華文明實體淪陷後,中華文化卻沒有湮滅,而是將入侵者的文化亦吸收在內,就像武俠小説中的吸星 大法一般,相同一致的融合(fusing)在一起,成為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念(這是貨真價實的核心價值),相異不一致的融匯(collaborate)在其中,各自各精采,形成種種充滿地域或少數民族 色彩的地方文化。所以漢族其實包括七國後人,唐人包括漢族和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中願意歸化的後代,明朝融合了蒙古人及一些東南西北方疆域的民族在 內,包括西夏,遼,金,藏及維族人,民國後的中華民族,更是一個五十六個民族的集合體。不能説民族間完全沒矛盾,可是中華文化求同存異的模式,在歷史上 同期來説,算是屬於暴力程度最低的一種。對於難以併入華夏文明實體內的弱小落後邊緣國家,中華文化寧可用屬國的形式維持關係,有強大軟硬實力的,則平等相處。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信史也有三千年,由炎黃兩個部落到夏代的區域性部落聯盟,再發展到今天五十六個民族的集合體,花的時間以百年為單位,不會只爭朝夕,用 殖民地的方式短時間地掠奪土地和人口,會令自己的內部矛盾增加,也難以以少數征服者來管治人數佔多的被征服者。至於你問到的羅馬文明,它的擴張,正好與中 華文明作一個對照。由於羅馬由立國到征服希臘,是採用共和政體,如何處理被征服國家的人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特别是當被征服人口的數目遠超過羅馬人時,便 更難管治。結果羅馬人用了一個層壓式的方法來控制,奴隸可以透過以功贖身或以錢贖身的方式來恢復自由人的身份,最簡單是參與對外擴張戰爭,如果戰勝,獲得 新奴隸來取代自己,甚至可以升任為奴隸主,形成一個金字塔式的社會架構,羅馬人在金字塔的頂層,奴隸在最底層,中間是贖身後的自由人,西元前2世紀的後共 和時期,共和制名存實亡,所謂共和,不過是羅馬貴族及騎士的共和,整體而言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奴隸起義此起彼落,為更快地進行鎮壓,中央集權的迫切性增 加,西元前27年屋大維獨攬大權,獲元老院贈奧古斯丁(Augustus)封號,成為實質的羅馬皇帝,初期幾任仍自稱為第一公民(first man of the Senate),後期則正式稱帝。
愚:第一公民?咦,前輩,說到這裡,我聯想到些東西,但很混亂,還要整理一下,前輩繼續吧!
智:哈哈,我大慨猜到的,有機會你提出來談談吧。回頭再說羅馬,因為擴張而由共和走向帝制,其實説明某些人的無知,任何國家以軍事手段進行擴張或殖 民,無論原有體制是什麽,都很難維持一個全民平等公義的國家。蒙古人和滿清都是如此,在草原時期的遊牧民族,生存條件苛刻,生活要求簡單,選舉領袖和管理 部落所採用的制度,都含有很原始和樸素的直接選舉精神,跟羅馬的共和制非常相近,蒙古的部落大會恍似羅馬的元老院,負責重大事項的議決,根據維基的描述: 「成吉思汗還頒布了大扎撒,作為蒙古帝國的成文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性文件。蒙古帝國的組織是十戶、百戶、千戶、萬戶、十個萬戶組成一旗,十旗組成一 路,十路組成一州,十州一國。」概念上,蒙古很前衛哩。滿清入關前的體制跟蒙古相似,軍政合一,1615年努爾哈赤將草原上各族遊牧民族收歸旗下統領,分 成八旗,各旗旗主是:「正黃旗主多鐸、鑲黃旗主阿濟格、正白旗主皇太極、鑲白旗主杜度、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主阿敏、正紅旗主代善、鑲紅旗主岳托。」 入關初期,八旗旗主,仍左右清帝決策,至康熙才將大權獨攬。依今日的一些流行觀點來看,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原來不分中外,竟然非常先進平等,可是一旦離開 馬背,要管治一個龐大國家,隨了軍事,還要對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進行管理,這些草原部落制度便難以實行。當成吉思汗東征西討,帝國版圖橫跨歐亞,還 多了一群被征服的下等賤民,便走向另一極端,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與羅馬的情況如出一貫。而中華文明中則是有顯著差異,由於起而反抗有廣闊的民眾基礎,漢,唐,明朝等, 都不必採用奴隸制度,這就是中華文化的中庸之道吧!
愚:那晚輩被前輩弄糊塗了,那豈不是説,歷史的方向是不斷搖擺的,原來羅馬因為擴張,竟然由共制和走向奴隸制,那不是倒退嗎?
智:哈哈,名義和實質是兩碼子的事,一些叫得響亮的概念,放在現實環境便一塌糊塗,看到全無社會經驗,甚至自我管理也有問題的年青人教導那些身經百戰的「老鬼」如何管理社會,便知道社會為什麽很難一直向前發展。好吧,時間不早了,下次再談吧。
愚:謝謝前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