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35 西方文化 16
Western Culture 16
27/8/2015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愚:前輩,我回去看過維基和百度有關人種起源的講述,和你説的大同少異,但網上另外一些資料,卻是有很多非常大膽的假設,有些將閃族和夏族,含族和華族連上關係,説漢人是挪亞的後人,也就是希伯萊人,很混亂呢!
智:我也看過這些資料,他們很多時將一些希伯萊語和近代漢語發聲相同的名詞列作證據,但事實上中原古音也難考証,更不要說三王五帝的時代了,我們還是應該相信較為客觀的科學考證,例如近年基因圖譜(genome)的研究成果,在這個國際團隊中,中國的科學家一直是其中積極參與的一份子,可以排除了往日由白人主導研究工作時產生 的一些偏差,得出的結果,對一些中西文化的誤解,能起著一些修正的作用,例如現今地球人類來自十多二十萬年前一個非洲智人族群的推論,已得到更多的證據, 加上地球氣候的變化,這個所謂亞當夏娃的理論是相對最客觀可信的,隨著地球最近期的一個冰河期結束,温暖的宜居帶由非州北部逐漸擴大,這個智人的分支向全 世界擴張是一個很合理的解説,過程中不排除非洲智人會和當地直立人進化成的其他智人進行過溶合,現時基因追踪技術,父系可由Y染色體檢測,母系可由粒線體檢測,因為在遺傳過程中,23對染色體中,只有Y是單倍體,純粹來自父系,而精子中不含粒線體,只能來自母系,加上血清類型,便能有效向上追尋各種族的先祖,但其餘22對的染色體,即使是同一祖先,也可能在隨機變異中或環境選擇過程中出現分歧,例如芬蘭人原來是黃種人的後裔,但單從外型,卻看不到典型亞洲黃種人的樣貌,所以膚色、骨架、眼睛、頭髮等外型不是單倍體基因所決定,換言之,種族內intra-race disparities 的差異,可以大於種族間的差異inter-race disparities,那些挖空心思找種族遺傳優越證據的人,是註定徒勞無功的。
愚:那豈不是同一父母有可能生下黑人和白人的子女嗎?
智:正是,只是機會很少吧了,確有這樣的案例,當然不是一般定義的黑人和白人,而是膚色有明顯分别的兄弟姊妹,以往沒有基因檢定,很容易搞出倫理大悲劇呢。所以中國向來相信「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多於「虎父無犬子」,即使説「龍生龍,鳯生鳯,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也是較著重父母給予後天的身教和言教,而不是相信遺傳的先天優越,華夏文化從來關注教育,其實心底裡便不信遺傳,而是信承傳,中國歷史上便盡是來自草莽的帝皇將相,但種族主義份子對此卻深信不移,才會瘋狂至發動種族屠殺或戰爭。
愚:想不到説中西文化,原來可以拉到那麽闊和遠,除了涉及歷史社會外,還觸及政治和科學。
智:西方文化對科學的重視程度,可謂到了痴迷的地步,因為科學處理客觀能判辨真假的知識,如果能夠將科學方法應用到一門學問的研究中,那這門學問便能提升為科學,所以歷史,社會,政治這些傳統被視作文科的科目,近年都被冠上科學的名稱,個人認為,只要合理,並無不可,例如從古籍中研究歷史是方法之一,現時已接受科學驗證來加以核對,基因圖譜的繪製和用分子生物學對遠祖追蹤,正是其中一種很有建設性的創舉,可以修正一些以往因為主觀膉測而得出的結論;例如維吾爾族和土耳其人被某些人宣傳為突厥人的後裔,一份美國的研究顯示,維吾爾族有阿爾泰基因21%,只有4.5%%的突厥基因,東北亞及東南亞的基因反而有13.5%和7%;土耳其則以阿拉伯基因為主,達26%,有11%突厥基因,只有1%東北亞基因,那是説維吾爾族跟俄羅斯(阿爾泰基因)或漢族(東北亞及東南亞基因)都要親近一點,而土耳其人,其實大部份是阿拉伯人後裔。第二個想當然是西藏人和印度人的關係,同一份研究資料顯示,西藏人擁有50%的西藏基因,35%的東南亞基因和3%的東北亞基因,印度人主要是阿爾泰基因 39.5%,印度L及H基因分别為26% 及13.5%,西藏人跟沒有任何西藏基因的印度人拉不上關係。東北亞及東南亞基因反而共有38%,跟漢族更親密。當然,這不是全民測繪出來的數據,樣本的多寡會一定程度影響準確性,但總勝過臆測。
愚:嘻嘻,前輩,我常聽見一些人説中國人有什麽小農基因,有科學根據嗎?
智:唉,第一個創造這名詞的可能是天才,這個文學修詞意像鮮明,令人反思中國人的一些破舊傳統的棄留問題,但不停地將這個名詞反覆炒作,無限擴大,作為詆毀自己祖宗文化來賺取眼球或幾吊銅錢的文人,正正顯示另一種炎黃子孫的劣根性,是「漢人學得胡兒語,站在城頭駡漢人」的現代變奏版,打個譬喻,父母以至祖宗十八代,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之人,到了這代,卻是好逸惡勞,不務正業,散盡家財後,流落街頭,到處向人哭訴説是祖宗的什麽王八基因所致,這些還算是人嗎?盲目駡自己祖宗跟盲目愛自己祖宗,如果真要取捨,後者還是更為可取,之前談人類情感活動時,已跟你説 過中國文化將人情置於理和法之前,是因爲人類情感活動是生物中最高等的心靈活動,所以動物有情時,被視作更高等的生物。如果人人只憑功利計算,跟紅頂白, 對自己的族群沒有信念和承擔,這些罵自己祖宗的子孫也不可能存在,因為他們的祖宗老早已乖乖地當了其他族群的次等公民或奴隸,好一點就如歐亞遊居的吉卜賽 人,悲慘一點是被溶合在征服者的族群中;溶合跟融合的分别,用分子生物學的術語來説,就是單倍體的基因從此不會在後裔中出現,因爲它們來自父系,溶合是征服者把被征服者的男性奴役殺害後,和他們的女性生下的後裔,對那些那麽痛恨自己祖宗基因的人來説,不知沒有了父系的基因後,算不算是剔除了小農基因。事實上,從中外歷史的發展來看,民族的盛衰起落,看不到和先天遺傳有太大的相關性,經常出現所謂落後文明征服先進文明的案例。
愚:有這樣的事情嗎?咦,説來又似是確有其事,例如五胡亂華及五代十國,甚至是蒙古滅宋和滿清入關都是。
智:歷史上,華夏文明的挫敗都是暫時性的,但外國便沒有翻身的例子,三大古文明如是,其後的古希臘,馬其頓,羅馬等等都是如此,挫敗後便一沉不起,如果以父系血緣作為判斷民族的的來源,連民族也可能算是消失了,例如古埃及人,蘇米爾人, 巴比倫人和古希臘人,都不再以具體而顯著的族群方式存在,世界上,只有中國的華夏文明是一個例外。其實,從一個文化的文字系統便可知道一個文化究竟是不是 始創文化,四大古文明的文字都是類似中國像形文字的結構,是表意文字;有語無文的落後民族要創造文字,最便捷的方法,便是取一些先進文明的現成文字來做標 音字母(alphabet),構成自己的文字,有如部份日文,也是用標音方法,只因日本人對先進的文化有高度的學習欲望,也非常勤力,結果還是直接引入了極多的漢字,而西方民族是輾轉學習,第一手的文字已無從稽考,現時考古學家已解譯了部份埃及的文字,正努力拆解巴比倫的文字,印度文字只見於印章,暫不可考。可見衍生文字都是線性排列的標音文字,好處是記憶學習的門檻低,但造字的能力卻低下,在知識爆炸的今天,這個缺點將會愈來愈明顯;至於讀和聽,因為靠聲音傳播,音節速度有限制,分別還不算太大,但閱的速度,分別便可以很大。
愚:西方的文明都相繼湮滅,我覺得沒有異議,但中國的華夏文化和文明算不算能夠留存到今天,我倒聽過一個説法,就是崖山之後無中國,前輩聽過嗎?
智:哼,這個説法,你知道出處嗎?
愚:…還不是那些年青人的討論區,聽前輩這樣問,看來出處不是這些討論區。
智:這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在文宣攻勢中採用的歪論,崖山之戰,南宋大敗,無力回天,被蒙古所滅,但蒙古人的文化薄弱,吃下中原後,反而被華夏文化同化了,沒多久便全面漢化,典章制度和文字都改用漢制,「中國」這一個稱謂,亦是由蒙古所創;漢人亦是世上最早能夠組織起來打敗蒙古人的民族,而蒙古人亦由此分成兩支,留下的歸附明朝,包括數以萬計軍人,並得到朱元璋寬大處理,和漢人平等看待,説「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是日本人、偽滿州國和汪精衛偽政權向佔領區中國人洗腦的宣傳技倆,聲稱大和民族才是中華文化繼承人,這套宣傳策略,其實學自滿清。日本自唐朝便積極學習中國文化,元朝之後並不承認蒙古人在中原的正統地位,而且受到蒙古人的入侵,對元朝極度憎恨,明本來恢復交往,水户藩主十分器重明末到日本投靠他們的儒生朱舜水,引入宋明理學,稱為「水户學」, 所以自命為華夏文化傳人,但清末民初時,他們自覺已超越中華文化,將大和民族置於最高地位,更甚於蒙古人和滿清人,令中國人齊心抗日。今天竟然有人再拿這 套歪論出來,和小農基因論一唱一和,一個説中華正遡已經在中國失傳,一個説傳下來的也不是好東西,目的不外乎詆毀華夏文化,抬舉西方文化。可是西方先進文 明不斷被落後文明征服的規律,跟小農基因那些論點有一個明顯的矛盾。
愚:這和小農基因有什麽關係?前輩扯得太遠,晚輩不明白呢!
智:哈哈,現在駡小農基因的,不少都是因為百多年前,中國先後被西洋及東洋打敗,差點被瓜分滅亡,國民財富被搜刮一空,然後世人都説中國文化落後,可是,西方有眾多例子説明先進文化和文明,會敗於落後文化和文明之手,那中國當年的失敗,誰可以肯定説是落後。如果以成王敗寇作為先進落後的判斷準則,即所謂憑結果作判斷 (judgment by consequence),那落後征服先進的命題便不能成立,所以我們不能說日耳曼,高盧,歌德等民族落後於羅馬,羅馬落後於希臘,波斯亞述落後於巴比倫,巴比倫落後於蘇米爾。
愚:哦,這又有點牽強哩,文化和文明的高下,不是光從軍事力量的高下來判斷的,不是嗎?文化嘛,講的是文,不是武,所以西方過去被滅的文明,不是落後,只是軍事失敗吧了。
智:哈哈,那中國當年不也只是軍事失敗嗎?從那裏看到中國文化落後呢,就憑小農基因這個毫不科學的所謂因素嗎?説文化不是憑軍事力量來分高下,那看看你們年青人討論區中那些對西方軍事科技拜服得五體投地的憤青毒男,他們心底會同意嗎?
愚:嘻嘻,前輩,他們不代表我,我願意聽你的意見呢。這樣說來,小農基因不是指分子生物學的基因,那是文化元素的一個借喻吧了。
智:好的,那你可以説説小農基因代表的文化元素嗎?
愚:唔!顧名思義,小農基因,不就是農耕文化,人人只求守護幾畝田地耕作謀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沒有大志和冒險精神。
智:説得很好,那西方的文化呢,相對於小農基因代表的農耕文化,他們是什麽?
愚:呃…,他們不就是海洋文化,代表冒險探索求知的精神,所以商貿發達,首先進入工業文明,也追求個人價值和自由。
智:説得真好,那中國善良的老百姓,他們的小農生活,不可以是追求個人價值和自由嗎?如果西方人走他們的工業化和大航海探險的發展道路,中國人追求自己桃花源中的小農生活,各不相干,那有什麽問題,小農基因有侵略性嗎? 現在主流文化興起可持續發展(substaining development)和大自然保育(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的理念,中國人的小農思想,正是求千秋萬代守護一片耕地,而非向外掠奪,事實亦證明中國的耕地經過幾千年的耕作仍然能適宜繼續種植, 生產的農作物養活了全球四份一的人口。沒有持續發展的理念,土力能維持五千年嗎?這麽和平理性可持續發展且對人和自然無害的小農文化為什麽被妖魔化了和被誣蔑為落後。
愚:這方面抝不過前輩了,但好歹是無法跟西方文化比拼。
智:在歷史長河中,一百幾十年不過是彈指之間,如果華夏文化和它的載體及承繼者能經過五千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地球中生存下來,必定有它的原因。坦白説,年青時擁有這個信心和信念,自己也覺得可能並不太理性,但當年時局艱難,反而更激發起年青人的熱情,幾十年來,尋尋覓覓,翻過不少西方典籍後,才反過來發覺中國文化的理性基礎。其實西方文化和文明,不是什麽海洋文明,而是「遊牧文明」。
愚:什麽,遊牧文明,我倒要洗耳供聽呢?
智:哈哈,時間不早了,下次告訴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