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47 本土文化 04
Local Culture 04
文字源流
明唐寅西園雅集
嘉賓: 雅可樂 & 無極
26/03/2016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26/3/2016
愚:前輩和兩位師兄,我在維基百科找到前輩説的資料啦!
智:好的,那我便先用維基百科的資料,是《第一批簡體字表》這條目吧:
「1934年1月,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第29次常委會通過了錢玄同的《搜採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呈請教育部施行。經教育部批准同意後,委託錢玄同主持編選《簡體字譜》。因為有爭議,1936年2月,《第一批簡體字表》被收回。 1935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簡體字324個… |
你們可參考下面wikipedia《第一批簡體字表》的鏈接 :
愚:看來前輩早有準備。
無:這還用説,你能找到和看到的,相信前輩都能找到,搜尋資料本身須要一些學問的。
智:對了,現在有搜尋器令很多人以為不必像以往那樣背誦記憶,其實能夠掌握關鍵字會令搜尋會快很多,往日圖書館搜尋資料的功夫仍用得著。回到正題吧,這還未算是最先的 簡體字方案,太平天國建國後便採用不少民間的簡體字,一些文化人亦曾以個人名義推行簡體字,不過陸費逵和錢玄同是表表者。令人意外地,我竟然在一個外國人 的語言網站上找到很完整的史料,作者是 Henrik Thu (發表時間:Aug 21, 2008 10:39 am GMT):
http://www.antimoon.com/forum/t11413.htm
下面是他的描述:
The history of SC in Chinese 歷史上首次給與簡體字以合法地位的,是從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國。在太平天國政府的印璽和所印發的公告、書籍等,大量採用了民間流行的簡體字, 同時也創造了不少新的簡體字。這些字並不完全依照六書,筆劃比原來漢字減省。這些簡體字大多數已被《漢字簡化方案》採用。 1909年(清宣統元年),鼓吹俗體字的《教育雜誌》創刊,陸費逵在創刊號上發表《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 中華民國時期 1919年,五四運動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隨著白話文逐漸取代文言文,改革漢字的呼聲逐漸高漲。 1920年2月1日,錢玄同在《新青年》上發表《減省漢字筆畫的提議》一文。 1922年,錢玄同等人提出一套具體的簡化方案,其中提出8種簡化策略,這是第一次系統提出漢字簡化方法。 1923年,胡適在《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的《卷頭言》中說:「語言文字的改革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然而「中國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驚人的文法革新,他們還做了一件同樣驚人的革新事業:就是漢字形體上的大改革,就是『破體字』的創造與提倡」。 1928年,胡懷深的《簡易字說》出版,這是為簡化漢字服務的最早的資料專書。 1930年,劉復、李家瑞的《宋元以來俗字譜》、卓定謀的《章草考》、陳光堯的《簡字論集》等出版。 1931年,徐澤敏的《常用簡字研究》出版。 1932年,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編的《國音常用字彙》出版,收入了宋元以來的大多習用簡體字。 1934年1月,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第29次常委會通過了錢玄同的《搜采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呈請教育部施行。 1934年,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出版。徐澤敏的《550俗字表》發表。 1934年,錢玄同又一次向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采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2月24日,上海《申報》首先刊載《手頭字之提倡》的新聞報導,同時發表了《推行手頭字緣起》和《手頭字第一期字彙》。上海其他報刊紛紛響應, 相繼轉載《推行手頭字緣起》。手頭字運動由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陳望道、葉聖陶、巴金、老舍、鄭振鐸、朱自清、李公朴、艾思奇、郁達 夫、胡蜂、林漢達、葉籟士等200位當時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以及《太白》《文學》《譯文》《小朋友》《中學生》《新中華》《讀書生活》《世界知識》等15 家雜誌社共同發起。《手頭字第一期字彙》所收的300字大部分被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頒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所採用。 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第11400號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採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中2400字中的324個,在當時又稱「手頭字」,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 《第一批簡體字表》,有三條選字原則:
8月22日教育部制定公布了《各省市教育行政機關推行部頒簡體字辦法》。 1936年2月5日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被收回廢止。 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簡體字典》,並且在燕京大學開設簡體字課加以試驗。 1937年5月字體研究會發表了《簡體字表》第一表。 |
無:這個我真的未曾聽聞,原來簡體字往日叫「手頭字」,而且得到那麽多的學者背書,長見識了。
雅:一個外國人做的搜證功夫竟然比我們仔細認真,還用中文寫出,真是慚愧,只知道當時的民國政府並無強制執行,最後便不了了之,直到50年代才由現政府重新啟動。
愚:這個老外真有他的!只是,如果繁簡要二擇其一,我絕對相信學中文的老外一般多會取簡棄繁。
智:當年的民國政府是依靠孫中山先生的道德感召而得到全國響應的結果,但孫中山先生並無軍隊和軍權,各地軍閥只是虛應民意,其實各懷鬼胎,中央政府令不出 南京,比春秋時代的周天子還要弱勢,而前朝遺老和不少的文化人是舊文字的既得利益者,反對聲音當然強烈,文人相輕,幾個改革派學者無法統一聲音,所以方案擱置,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哈哈!和今天的情況有幾分相似哩; 以當時環境,不擱置,空頭政府也無法推行普及教育至全國。
雅:以我的認識,語言的分合跟文字的發展,和歷史的變化不能分割,也和實際需要息息相關,看茶餐廳企堂寫餐單用的簡約字便知,看來前輩會比我們分柝得清楚。
智:約定俗成,茶餐廳的寫字次文化能不能向上影響廟堂之上的主流文化要看一些偶然因素。從歷史發展來説,當一個地區四分五裂時,語言文字便呈多樣化
diversification of language,今天的盎格魯 Anglo, 撒克遜 Saxon, 高盧人Galli,
和日耳曼人Germany
其實擁有共同祖先,西元5世紀前仍是原始部落,被羅馬人征服充作奴隸,有語無文,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失去一個強有力的政治文化核心,才各自發展成今日的
英,法,德國和意大利和其餘數十個較小的民族國家,各自發展出自己的民族語言,但文字基本上由希臘和拉丁文演變出來,字母(alphabet)大同小異,
皆屬印歐語系,大家也共享一些字和詞,例如哲學中便有很多古希臘語,神學和法律會直接用拉丁文。所以語言發展是客觀條件造成的,可説是需要創造供應
(Demand creates supply),只能順其自然,它要茁長壯大,阻也阻不來,它要萎縮凋亡,幫也幫不了。
愚:前輩,你知道有人稱簡體字是殘體字嗎?
智:這個嘛,既然大家還有談興,下次繼續談繁簡之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