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10 中華文明 -1
Chinese Civilization -1
(通勝-中華文明中古小百科)
21/2/2015
21.2.2015
愚:前輩,晩輩來跟您拜年啦,恭喜您身壯力健,龍馬精神,當然還要財源廣進。
智:哈哈,好的,好的,也恭喜你新年萬事如意,工作順利!
愚:前輩,今年是羊年,很多人都愛問這年的運程,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中國人只有十二生肖那豈不是説世上只有12類的人,他們都有相同命運,真的如此,世界不是很簡單嗎?
智:哈哈,我又不是玄學家,怎麽問起這個問題?
愚:嘻嘻,前輩博古通今,我才不信前輩不懂呢!
智:不知為不知,中國曆法,遠比常人想像複雜,如果並非內行人或以此為生,當然還有一些對這門學問極有興趣的人士,相信大部份人稍微深入一點研究後便會放棄。
愚:陰曆不就是根據月亮的盈虧嗎?
智:這就是大多數人的認知,只看普通日曆上標示的日子,卻沒有細心留意中國曆法中有廿四節氣,節氣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決定,節與氣相間,一年共12節 及12氣,舉例來説,每年聖誕前的2至4天便是冬至,所以用陽曆計24節氣反而容易,實際上,中國曆法是陰陽並用,只是明是陰曆,陽曆則是隱在干支曆的後 面。
愚:唔,前輩,您剛説不懂,現在又就解説其中原理,太謙虛了吧!
唉:我説的只是皮毛,只能説勉強看得懂通勝上的日曆,但日曆背後還有很多玄妙的理論,便不是那麼容易懂得了。天干十,地支十二,按天地排列可有60個不同 的年份,一個循環稱為花甲,年份用天干地支排列外,月日時同樣有天干地支的配屬,古人便以此建立四柱八命的算命方法。中國自有歷史記載時便有「殷天監」的職 位,相當於現時的天文台長,利用太陽,月亮和星宿的位置來建立一套曆法,其中有實有虛,實的是太陽和太陰對氣候和潮汐的影響,虛的是星宿的位置,除實體星 宿外,還有不能觀察到的虛星,例如紫微斗數,其中很多星都是不存在的,中國人的曆法,遠比常人想像複雜,其中對天像的預測能力,是客觀科學的,但對人生命 運的預測,則屬於信者有,不信者無的神秘學。是了,你知道第一本通勝的作者嗎?
愚:這個…,真的不敢説,坊間賣的版本越來越多,你問起來,我倒想知道是誰寫的呢?
智:據考證所得,《通勝》是宋朝的理學大師周敦頤(1017~1073)編寫的,原名為《通書》,本地一些好事之徒,以《通書》諧音通輸,硬要將書字改為勝字,不客氣 地説,這是一種低層次的阿 Q 精神,諧音跟玄學或術數沒有半點關係,這種更改隨時弄巧反拙,不説也吧。想像一千年前,《通書》不僅是一部日曆,而是更像一部小型的家居生活通用指南 (general guide for demestic life),包含一些啟蒙的讀物和家居常識,春牛圖便是圖形介面(Graphical Interface),對開啟民智有積極作用。現在看《通書》的內容好像很落後,一千年前肯定是前無古人的劃時代書籍;說知識更生,不要說一千年,就 是十年間,從前以為是正確的科學知識,現在同樣會被推翻,《通書》能夠歷一千年仍有實用價值,可能是一個世界紀錄。周敦頤編《通書》,可説是野心很大,要包羅世上所有學問。他是宋明理 學的掌門人,宋明理學,並非現在一般歷史書所記載的那樣,只是儒家學説的發展,儒家學説的核心是倫理學或心性之學,宋明理學則是除倫理學外,也包含宇宙學 和術數。周敦頤另一重要著作便是《太極圖説》。要知道近代的科學概念始於啟蒙時期的幾位西方學者,當年對物質世界的認識理解,以現代科學觀念看似是迷信, 但當年的陰陽五行學説,確是能解釋很多的自然現像,不能否定它對現代科學知識的貢獻和歷史地位。
愚:嘻嘻,前輩,您跟我説算了,如果公開説,會被人説是什麽「大中華膠」呢?
智:我才不擔心呢,客觀持平地看待歷史,以具有證據支持的事實為立論基礎,有什麽必要擔心一些充滿偏見及惡意的無理謾罵,用粗鄙惡毒的言詞侮辱訕笑他人不 等如理直氣壯。如果正面評價中國文化便是所謂的大中華膠,那西方也多的是,這些人有膽量罵嗎?例如近代量子力學的殿堂級人物波爾耳( Bohr ),他親自設計的個人臂章(Coat of Arm)便用了太極做中央的圖案。
愚:那純粹是美觀裝飾吧?
智:好吧!純是圖案,可以説是沒有太深含意,但你知道上面的格言(motto)是什麽嗎?
愚:呃,這個…當然不知道啦!
智:就是“contraria sunt complementa“, 那是拉丁文,英文意思是"opposites are complementary",那中文會是什麽意思呢?
愚:還是前輩您翻譯吧。
智:意思直譯就是説:「對立是互補的」,那正正是太極陰陽學説中所説的陰陽相生相剋亦相依的另一個説法。如果太極陰陽五行的學説沒有任何價值,堂堂二十世紀與愛恩斯坦齊名的科學家,會用上中國太極陰陽的圖和文字嗎?
愚:這個…,前輩,晚輩真的無話可説了!
智:哈哈,很多 人以為科學知識便是真理,其實同樣是一種信念(belief),培根的科學方法不過是通過一些更嚴謹的方法來認証這些信念吧了。正如牛頓的古典力學,確實曾有一段時間被認 為是真理,後來才發覺原來觀察的範圍有局限性,而實驗亦未全面,後來便有相對論的修訂。相對論的正確性同樣受到挑戰,接著便有量子力學,假設 (hypothesis) 便是一個信念,通過的驗證越多便令人越加相信吧了,但只要一個悖例(counter example)便可推翻,那一千年前中國的自然科學理論不是那麼正確有什麽大不了,又何必認為中國文化 必然落後,太極中不只有簡單的陰陽,還分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哈哈哈,説不定對將來的科學理論還有點啟示作用呢!
愚:前輩,您是説笑還是當真的?
智:你知道嗎? 如果宇宙在大爆炸中產生,理論上一切都是對稱的,簡單點説便是宇稱守恆(Parity),但楊振寧先生及李政道先生便發現宇稱不守恆的證據(violation of parity),還拿了個諾貝爾獎。現在已有科學 家在想,宇宙還是對稱守恆的,只是不在我們身處而又可以觀察到的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而是有另外一個反物質的宇宙,甚至是多個宇宙,而對稱就是這些宇宙間的總體對稱,這樣便能解釋為什麽在這個宇宙中存在那麽多不對稱的 現像了,我回頭一想,我們身處的宇宙,質子和電子,不就是太陽和少陰嗎?如果另一個反物質的宇宙,反質子和反電子,便是太陰和少陽了。當然,用現代的科學 科法來驗證這個假設,便要找證據,最近的一些科學雜誌及電視頻道,便有一些報道講述這方面的進展。
愚:前輩不是要説宋朝甚至更早的中國人已想出反物質宇宙的存在吧?那是科幻小説的橋段了!
智:哈哈,當然 不是,只要你多讀一些古藉,便會發覺古人的智慧並不下於今人,只是科學的概念和科技都是一個複合體,單一兩個超前的概念或假設,沒有其他相關概念及技術的 配合,便不能夠確立起一個完整的範式(paradigm),成為懸念或猜想,例如圓形的面積,球體和圓錐體的體積公式,便要解析幾何及微積分發展起來才能 用數理方法證明。古代未有足夠精密的測量工具及數學概念來用實驗和數理計算的方法來驗證一些概念,太極陰陽,嚴格説是二陰二陽,便是例子,但不能抹殺這些 概念的洞悉力(insight)。
愚:那這些概念是怎樣產生的呢?再説下去,難道要拉上外星人或未來人穿越時空?
智:哈哈,確是 不錯的小説橋段,你不防向我們的博客提議一下,只是,不必説到那麽玄,科學知識的發展,通過兩種途徑而進行,一是對物質世界進行觀察,然後歸納出一些規 律,接著進行實驗驗證。這是教科書中的科學科法。另外一種是橫空出世的念頭,純是抽像思維的結果,然後才進行驗證。愛恩斯坦的相對論正是這種,因為他理 論中的概念,當時是不可能觀察到的,甚至違反常識。中國的古人仰觀天像,俯察萬物,歸納各種現像的脈絡,梳理出一些規律來,跟西方的科學科法並沒有差别, 另外通過抽像思維想出一些概念,也無不可,但驗證的手段,得要承認,這幾百年是落後了。
愚:對了,為什麽這幾百年落後了那麽多呢?
智:唉,東西方的學者,對這個歷史現像,都有不少理論。今天是大年初三,談曆法和通書,最終還是回到文化的競爭問題上,那麽,下星期我們便跟中國文化的前世今生和未來一併討論吧。
愚:好的,前輩,再祝身體健康,老如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