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文化茶寮系列
Culture Jabber Tea House
2.7 多數人的極權 Tyranny of Majority
31/1/2015
31.1.2015
愚:前輩上次説很多人對民主的認識是充滿浪漫理想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包含極多的誤解,還牽涉到整個文化體系,今次可以解釋一下嗎?
智:我得要看來你是不明白政治和文化的從屬關係,首先,你能弄清文化和文明的分别和關係嗎?
愚:讀書時,都是差不多算了,那有研究得這麽仔細;我一向以為文化就是音樂,美術和戲劇,即是跟文化中心那些活動有關的東西。只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那
麽多的爭論,很多人都愛一棍子把中國文化打死,認為西方文化先進;要決定支持那一方,總不能擲毫決定,我還不至於蠢到那個地步。
智:文化是一個人類社會所有精神和物質成果的總和,包含道德,智識,美學,運動,人生觀,宇宙觀,價值判斷和各種科技成果和經濟活動等。文明則是一個文化
的具體實踐形成的地區性社會,具有可以清晰辨認的共同特性及能夠發揮社會功能的實體組織,所以文化與文明是互相依存的,但文明可以因為政權更迭而消失,文
化則有機會借助另外的載體而保存下,按歐洲人的歷史記載,古希臘文明在亡國後已不存在,文化卻被羅馬和一些近鄰國家保存下來,得以在文藝復興中再次發揚光
大。至於政治,是社會倫理的一套實踐原則和理念,政權則是實踐政治理念的世俗權力利益組織,所以從屬於文化;法律更是衍生自社會道德倫理的具體行為規範,
透過政權強制執行
,今次的運動,有一個論點是正確的,便是政治問題政治解決,但他們不敢説出所以然,將口號當作真理算了,因為在這運動之前,他們畜意將法治升格成至高無上
的核心價值;無可否認,法律是文明社會至高無上的規範,但實際上,道德倫理才是文化的核心價值,情理是普羅大眾對道德倫理的統稱,先於法律;不合情理的法
律便是惡法,通情達理的法律才是法治精神的體現;如果是立法時思慮不週,還可以寄望著法官按立法精神在司法階段矯正,如果立法時受偏頗意見主導,通過成惡
法,除非有凌駕性的法律作依據,法官不可能推翻法律,長期不作修訂便積累民怨;司法獨立可能有助實踐法治精神,但得要立法精神在立法前已被充份討論,認識及認同,立法時被真誠準確地
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否則不是等同法治精神;此外,獨立的法官,同樣可以沒有操守或專業知識,胡亂作出裁決;法官的操守和能力,是文化長時間的承傳和累
積的結果。政治問題政治解決的概念正確,正正説明政治的層次更高,只是方法及原則錯誤,學術上來説,違反惡法可以用公民抗命解釋,但違反自己所宣揚及追求
的道德倫理價值,已是陷入自我矛盾的困局,背離公民抗命的精神。
愚:法律政治皆源自道德倫理,道德倫理是文化的成份,前輩是説,文化才是問題的核心。
智:應該說文化才是問題的全部,現時的人愛濫用名詞,流行核心便什麽也説核心,其實分不清根幹枝葉;把政治和法治從文化中抽離出來,還説成是核心,是謬誤
和禍患的根源,所以有人不斷竭盡所能將一些不屬於普世價值的東西説成是不證自明的人間至理,叫人不得質疑,是一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方法,強行用這種方
法達到目的,便像現時西方世界以外試行西方普世價值後的地區,亂像頻生甚至出現戰亂,人民福祉是倒退了而不是提升了。綜合來説,他們的實踐都大致出現了下
面的問題:
- 他們所追求的制度並非現實中的西方制度
- 很多希望借助西方制度解決的社會矛盾,根本是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甚至民主政制或個人自由主義所引起
- 每個地區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
- 來西方國家的自由和民權的物質基礎,很大成份是來自前幾個世紀的掠奪和延續至今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霸權,足以支持福利主義來應對跨代貧窮問題一段可觀日子,人民的精神質素亦經歷數百年的自發和自然的演進,與民主政制融合程度高。
- 他們完全相信他們背後的精神領袖的言論和自己的理解,反認為别人不認同他們才是不懂,不自覺地陷入精英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的思維模式,本質上已是走向了民 主的對立面,根本沒在實踐民主理念的能力(capacity to actualize democracy),結果各不同利益族群在反覆的選舉及決策中進行內耗而不事建設。
只要是客觀清醒一點的,便明白這是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思想,這些理論經不起嚴肅論證和實踐,但對失敗者和充滿個人英雄主義的年青人卻大有市場。他們或對社會
充滿怨恨,對學者傳媒描述的西方社會充滿憧憬,又或沒有任何實踐經驗,不曉得不顧現實的民主,不單走向民粹,更其實是另一種極端的集體主義,實踐起來是一
種多數人的極權(tyranny of majority)。
愚:「多數人的極權」,前輩真會創造名詞。
智:哈哈!這不是我的創造發明,所謂多數人,甚至不是半數以上的多數(simple majority, i.e. 51% v
49%),而只是眾多群組佔比例最高的一個,或是嘈吵的小眾 (noisy minority) ;Frank Karsten 和 Karel
Beckman 是荷蘭裔的新聞工作者及作家,他們在《Beyond Democracy》中這樣描寫民主政制:
一些較為激進的份子,特別是學生和年青人,由於在社會經驗及政治認知的局限性,很容易自覺真理在手,更是連和平、理性和非暴力的原則也不接受,由嘈吵的少
數(noisy
minority)轉化成嗜好暴力的少數極端份子(extremist),走上一條反社會反民主的不歸路。所以學運只宜作為社運的輔助,即使學生出現自發
性的行動,政治人物基於取向而不加以紓緩遏抑,也不應以任何方式鼓勵挑動,這才是有良知的從政者應該恪守的政治倫理,任何還有點政治道德的公眾人物,以史
為鑑的話,都不應鼓動學生走到政治運動的浪頂,更不能借用作為奪權的工具。可是,歷史總是在重覆,實質相同但換了包裝。
愚:我終於明白了,怪不得前輩那麽反對學生運動,其實是基於歷史的教訓和對年青人的愛護。
智:哈哈,不要把我説得這麽偉大,只是我沒有必要撈什麽虛名,實話實説吧了,表面上,政府有管治機器,比平民強大,如果能將一個個别國家或地區跟世界隔絕
起來,也許可以這樣說,但在國際大環境和這個地方的小氣候中,西方的文化霸權及話語權其實長期處於強勢,上次提到的北美崔哥,便笑説中國人比美國人還愛美
國,因為美國人罵自己政府很平常,只是任何中國人罵美國便會被國人圍攻。這句話的中國人可代入香港人,而美國人可代入西方人,同樣成立。
愚:有這樣的事嗎?前輩有根據嗎?
智:唉!世界變了很多,只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上網易,新浪和天涯的論壇開開眼界吧,還有一些內地地方媒體,意見的激烈和開放是超出想像的,當然,一些在外地流
傳而極具爭議性或煽動性的,還是會被屏蔽删除,正如在西方,帶有性别,宗教,種族歧視或肯定納粹主義的言論,會遭到同一命運,否則官司沒完沒了。本地不少
言論,以西方標準來看,早已超越言論自由及學術自由的界線。只是不少人早有立場,結果會出現罵政府的當作全是正義之士,辯護或質疑的全是走狗,掌握著傳媒
公器的人有這樣的立場已是走入歪路。
愚:其實,晩輩愚見,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沒有特定立場的傳媒。
智:哈哈,你倒很清醒呢!但傳媒生態發展成這樣亦非常可悲;如果定位是大眾報張,要討好大多數人很正常,但一份向來以商界及智識份子為對象的小眾報章,標
榜特立獨行和高水平的評論,近年論壇卻被一些有強烈立場的人把持,而且污言穢語,欠缺中立持平外,失去報章原來謙謙君子之風。感覺上,編輯本身失去中立是
主因;最近一次,在英國國會聽證會作供的兩個學生,其中一人竟主動向英方代表提議重啟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由於論點完全欠缺除政治智慧,英方如處理失當,
隨時引發一個極大的外交風波,還可能被用作指控西方干預的證據,除部份建制報章提及並批評外,本地大部份報章都避而不談,有論者在此報論壇提出,綱編及一
群同聲同氣的論者,即以本港一份英文報章沒有這樣的報導為依據而指控此為偽造消息,跟著粗暴地删除意見並嚴厲警告該網友,説會禁制他以後的發言。由於該段消息在
不同渠道皆有流傳,空穴來風,事必有因,便搜尋該作證的視頻觀看,結果發現一個學生在作證的末段(約1:18)確實以問題方式建議英政府重啟兩項不平等條
約(Would you re-exercise the Nanjin Treaty and Peking Treaty because as
far as I know, they are still valid),英國方面的代表面面相覷,氣氛死寂了(in dead
air)好幾秒鐘,亦終於沒有回應。回顧網編當時的舉動,明顯是因為先有立場而作的過份反應,而且不認真看過和對待建制報章的報導,只因一份英文報章的並不全面
的報導沒有提及,在未有真正觀看全部作證內容便作出判斷,是一種低級的邏輯錯誤。事後亦無道歉或更正聲明,中立持平,早已忘得一乾二淨。這是聽證的視頻鏈接:
愚:前輩為什麽説重啟兩條條約的論點欠缺政治智慧呢?
智:我目的是指出意見領袖和傳媒的偏頗,本來不打算談仔細內容,既然問到,也談談我的意見吧。講人情,這些帝國主義年代訂立的不平等條約,不單是受害國的
恥辱,對現時以正義自居的西方國家,同樣是瘡疤;講道理,中英聨合聲明正是作為廢除有關不平等條約的協議,可理解為一次性的協議(once and
forever
agreement),沒有後續性的行動須要跟進;講實力,雙方政、經、軍力量此消彼長,要蠻來也沒有條件;內部不穩論説了幾十年已令西方人懷疑這用來騙他
們增加移民配額的謊言,英方那群政治老手那有不懂;但這個要求,還是令他們措手不及,可見他們沒有預期到千千萬萬前人以鮮血和生命面來爭取廢除的不平等條
約,竟然有人要求重啟。眼前兩位小朋友,就年紀看,回歸時亦未懂事,理應未曾親身經歴過英國殖民地政府的統治,卻有那麽強烈的歸順大英帝國之心,心中可能
暗中歡喜,可是口中那敢回應,世事荒誕果然令人不解。現今年青人的天真,並非令他們無邪而是走向邪魔之道,試想想本質是侵略壓迫的不平等條約和爭取民主有
那一點兒關係,回歸殖民地比分離主義走得更遠更歪。這種思路,毫無邏輯,不符人情,卻出自高等學府的學生口中,老人家只能無語。
愚:唉,前輩,年青人中,確有不少愛「吹水」的把港英時代讚美成天堂一般,只是他們年紀不可能親歷其境,跟你聊多了,漸漸覺得他們是為吹而吹,其實沒有真正考究過。
智:很明顯是人云亦云,一犬吠日,百犬吠聲,朋輩的影響尤其利害,下次跟你直搗他們心中香格里拉的根源-西方文化優越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