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談
WiStupiDialogue 19
詩酒言情8 - 怨極生恨
Wine, Poem and Passion 8 - Hatred
27/9/2014 天晴
免責條款 DISCLAIMER
2014年9月29日 旺角街頭 |
||
image source: um-gallery |
愚:前輩午安,很久沒有讓我請你吃茶點了,今次聽你吩咐,特意到深水埗買來茶果回來,除了砵仔糕,眉豆,綠豆茶果外,還有你特别指定的雞屎籐,名稱怪難聽的,可以吃嗎?
智:下星期四是重陽節了,今天喝菊花酒吧,我準備了暖酒器,雖然不能如古人般用小爐燒紅葉煮酒,用香薰蠟燭來加熱也不錯,再加上你的茶果,也可以發思古之幽情。
愚:前輩是客家人嗎?
智:非也,哈哈,我明白你為什麼有此一問,因為你不知道或忘記了客家人的來源。
愚:喔,我好像記得,讀歷史時説是什麼朝代的人避難向南遷徙而出現的,…是宋朝嗎?
智:這是你們讀書時的標準答案模式吧,沒有那麼簡單呢,如果全面檢視整個漢族的大遷徙,包括東南亞地區等,按維基及百度等網上百科全書,共有六次之多,如果包括二十世紀中日戰爭後期半個世紀的移民潮,那就合共有7次了,先説維基資料上的6次大遷徙吧:
第一次是秦始皇為鞏固新取得的南方國土(即嶺南地區),派遣了大批軍民到嶺南。期後秦朝滅亡,由南海郡郡尉趙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稱王,獨立建立南粵國(南越國),這些軍民在南粵國的北部(粵北)定居。後代子孫被稱為北江客家。
第二次在東晉永嘉年間:因為五胡亂華,使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帶的漢人紛紛渡過黃河,由皖渡長江經贛北;
第三次在唐朝僖宗乾符二年:因為黃巢之亂,使江西北部的居民再遷往江西西部、福建西部(閩西)及南部(閩南)和廣東東部(粵東)及北部(粵北);
第四次在南宋末年:這是客家民系南遷到廣東的關鍵時期。隨着蒙古軍的南進,贛、閩客家先民隨敗退的宋皇室進入廣東東部(粵東)、北部(粵北);
第五次是明末清初:粵、閩地區部分客家人由於湖廣填四川的政策遷徙到四川,非純客住縣主要有龍泉驛、新都、青白江、儀隴、富順、仁壽、榮昌、西昌、隆昌、瀘縣等。
第六次是鄭成功攻取臺灣後:派出大量軍民(其中不少客家軍民)對抗清兵失敗後,不少粵、閩客家在臺灣桃竹苗、高雄屏東六堆、花東縱谷等土地開墾。
到了清朝中期未:鴉片戰爭後,國力持續衰退,廣東裡客家地區田寡人稠情況日趨嚴重,大量廣東人人口眾多(包括客家人)移民至南洋等地。
最後那一次,如果視作第七次,那中日戰爭及內戰後的難民潮及廿世紀末的移民潮,算得上是第八次了。那你能説出本地客家人是那一次的遷移嗎?
愚:嘩,怎麼會有七次那麼多的,印像中,歷史書中只是説了兩次什麼衣冠南渡的大遷徙,沒有那麼多的。
智:你説的歷史書,是中學課本吧,那小學書便更簡單了,大學生的書會有多點考證和參考資料,所以不同水平的學習資料,詳細程度有差别。當年青人考進 大學前,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都會提醒他們一些大師的經驗,就是大一學生,總會以為自己能掌握一切,沒有什麼學不懂和學不到的,甚至有點兒瞧不起中學的同學 及一些水平較低的老師,但到了大學四年級時,便發覺自己所知的,原來只是滄海一粟,那時才明白學海無涯。所以初生之犢不畏虎,勇字當頭,以為自己所知的已 是千真萬確千古不易的真理,不顧一切,不惜代價,甚至不擇手段地爭取。像我那幾代人,由於前幾代人的犧牲,僥倖能夠生存下來的機率大增,今天才有機會跟你 回顧過去,説説如何理解王國先生的人生四階段,像前面所説的七次大遷徙,就不知有多少人掉了性命。如果單是聚焦香港,本地原住民(aboriginal) 主要來自其中兩次大遷徙,而非原住民的現時居民,則是來自第七次的遷徙和他們的後代。
愚:呃,前輩,讓我猜猜,這個我有點把握,因為我也陪過小朋友到博物館看過有關展覽,新界中的鶴佬,是來自唐朝末年黃巢之亂的漢人,而客家人,則是南宋末年追隨宋朝皇室逃避蒙古軍隊的漢人,對嗎?
智:唔,差不多啦,我手上有些本地博物館的資料,它這樣描述:
香港地區的原住民主要由“本地”、“客家”、“水上人”(舊稱“蜑家”)及“福佬”(又稱“鶴佬”)四個族群所組成。
1. 本地人聚居於肥沃的平原之上,以耕種、收取田租或經營商舖維生。
2. 客家人以務農為業,但由於入遷的時間較晚,所以多祇能在較偏遠或崎嶇貧瘠的地區立村。
3. 水上人居於船上,以捕魚為業,主要分佈於珠江流域及廣東、廣西的沿岸。
4. 福佬人則來自中國東南部沿海的惠州、海豐及陸豐等地,移居本港後,從事捕魚活動。
鶴佬人本是中原河洛操漳潮語系的人士,唐朝時避難南遷,定居閩南,有部分人則繼續遷至廣東潮汕地區。這些居民原稱河洛人,後來變音誤作河佬、福佬及 鶴佬。由於造船技術獨步全國且善於航海,故以航運及捕魚為業;由於來自唐朝河洛地區,他們的方言,很大可能便是唐朝的通用語言,如果讀唐詩的音韻不符,大 可用鶴佬的語言試唸一下。至於客家人,在11世紀南宋末年南遷的,多聚居在粵北和粵東,來香港的不多,17世紀明末清初的那一次才是最大量的,再往後是太 平天國興起和敗亡時引起的遷徙,這次遷徙遠至南洋甚至全世界,網上看到一份資料説太平天國的敗兵為逃避清朝追殺,用「賣豬仔」方式到南美玻利維亞當苦工, 最後因為協助智利軍隊擊敗秘魯而得到智利正式國民身份,不過從年份來看似是演義居多,但華人流散各地卻是事實。漢族人自古由中原而流散至全世界,在各地仍 保持著中國文化和傳統習慣,形成唐人街,他們說的多是客家話,便是這個原因,很大可能宋、明朝的通用語言便是客家話,唸宋詞用廣府話未必準,用客家話或許 會合平仄聲韻一點。
愚:咦,前輩,那現在的普通話或國語呢?
智:用普通話或國語唸唐詩元曲或宋詞都不會準確的,因為現時的普通語,是採用清朝北京滿族人口音的北京方言,無論唐宋的語言,都有平上去入四聲,加 上陰陽調便有八聲,再加中入聲,便有九聲,但現在的普通話,只保留陰平陽平及上去四聲,讀古詩詞時,便無法還原原有的音律美感,但由於中文屬單音節字,節 奏感相差不大。
愚:我記得原居民最多是客家人,對嗎?
智:對,據維基資料,在英國殖民香港以前,香港336個村落中(例如赤柱村),屬於客家人的便多達128個,是香港原居民最大一支,英治後來港的居 民,便不算是原居民,45年抗日戰爭後有居民約60萬,國共內戰後,十多年之間,主要來自廣東省的難民湧至,六十年代香港人口暴增至300萬,形成説廣東 話的超越説客家話和鶴佬的漳潮語,2010年時,香港的客家人約有100萬人。他們是中國人近一千年來苦難的見證。所以在重陽時節,喝菊花酒,吃客家人的 茶果,在如今社會紛爭僵持不下的情況下,回顧歷史,思考未來,也許能得到一點啟示。
愚:前輩對近日的社會矛盾,是不是有一些看法。
智:社會不可能沒有矛盾,經濟學的最基本假設是資源有限但人欲無窮,在爭逐有限資源時,便有矛盾,不單是高階生物有這種行為,這是任何具有生命的有 機體都具有的有的自然本能,病毒會將寄主當成資源供應來源,所以威脅寄主的健康和生病,植物為為爭逐陽光,水份及泥土養份,會利用絞殺或屏蔽的方式令其他 植物死亡。在動物界的層次,這些矛盾及解決辦法更明顯及直接,基本上是弱肉強食,遵從森林定律,而弱小的生物則採用對環境的高度適應能力及高生殖率來提高 生存機率,經過數以億年的進化,人類是唯一具有理智及曾作過嘗試打破森林定律的生物物種。通過設定一些群體的規則來取代森林規律,達致多贏,所以有多贏解 決方案的矛盾是屬於比較容易可解的矛盾,但對一些零和博奕或力量不對稱的矛盾,那暴力便會出現,戰爭和奴隸社會便是不對稱力量下的自然現像。在人類歷史發 展過程中,暫時所有資料,都顯示世界各地都經歷過這個階段。
愚:那奴隸制是如何消失的呢?
智:馬克斯用生產力發展來解釋,奴隸制短期內能提供大量勞動力,所以生產力高,令社會物質文明提升,但到了某一個程度和規模,便到達了極限,因為控 制奴隸和奴隸的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一些社會的領袖發覺可以利用較寬鬆的社會關係提升人的勞動積極性及減少矛盾,從而提高生產力,令他們統治的社會,進入 更高度的文明,這套歷史發展觀其實有它的道理,但理解的人太強調物質文明,現實環境,不單要在物質文明上提升,包括在自衛的武備發展,精神文明,包括社會 管理及軍隊指揮,同樣重要,只有精神及物質兼備且取得合理均衡的文明,才能生存下來,中國人舊有説法是文武兼備,而且傳統上是文略重於武,以文御武,左丞 右將。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便已經由奴隸社會逐步進人封建社會,比西方早了千多年,所以經濟文化,一直領先西方。但宋以後,由於太祖本身是因軍人嘩變,黃袍 加身而得天下,對武官處處提防,過於壓抑,令文官坐大,在經濟,文化及藝術方面,精神及物質文明都高度發展,但在軍事方面,軍備還可以,軍隊指揮和管理, 則加以限制,成為歷代最富有但軍事最失敗的朝代。士人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遠高於軍人,形成一個特殊階層,影響社會的發展,所以用生產力發展來解釋中國歷史並 無不可,但因為中國文化社會的獨特性,實際的發展過程便有不同,有興趣的話,先看些宋朝以後的歷史,有些基本認識再談,便能深入一點,現在社會紛爭,基本 是文鬥先行,多看一些宋明清三朝士人的黨爭吧?這星期的時局,也令人憂心,讀一些歷史可能有些啟發。
愚:好的,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