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ite Network: um_bloggers | imagebank | videoworks | essence | business home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blog of Uncle Ming's Gallery

I have always been among those who believed that the greatest freedom of speech was the greatest safety, because if a man is a fool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encourage him to advertise the fact by speaking. (我以為讓愚蠢的人自暴其醜, 正是最大之言論自由所以是最安全的主因)

WOODROW WILSON (編輯組譯)


人生偶拾  2


以真誠及智慧打破官僚主義的桎梏

- 21/2/2012

免 責條款 DISCLAIMER


一名醫生從手術室中緩緩步出,向焦急等候在外的眾人望了一眼,然後淡然宣佈,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了。這個極度荒誕的黑色笑話,卻赫然常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出現錯失後,負責人士每每以程序正確(procedure correctness)甚至程序公義(procedure justice)作為免責的藉口,由公帑經營的機構尤其多見,人人按本子辦事,效率、效果及結果反而似乎不是考慮的重點。patient_s_dead.jpg

本子是程序(protocol)或守則(code of practice),讓人有規矩可以依從,但程序正確是否便能確保公義並乾脆稱為程序公義,那倒要交由樸老(本網誌博客桃仙樸)做個學理分析。只是單從生活實踐來看,實在難以成立。

前文談到作文及通識批改,便顯示世上事物,不見得都能有一個完全通用的條條框框,容得下所有的情況,評審的胸襟及識見都能令同一篇文章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有心人跟那些只顧老跟著規章辦事又在事後用程序正確來推搪失敗責任的人,總能做出一些分別。

既然談及教育,姑且再談一個真人真事的例子。一學校由於新舊校長交替期間出現一整年的空檔,找了一位尚年青的前線老師暫行署理職務,期間遇上一個本已離校的頑劣學生因無法找到其他學校收容,逕自走上教育署(相當現時教育局)的 分區辦事處要求安排回原校就讀,分區辦事署的地區教育官(DEO, District Education Officer)按程序去電署理校長職務的老師,要求安排接收,老師思索片刻,向教育官說,他清楚知道在制度上他最終無法拒絕,但如果讓頑劣學生輕易地去 而復返,而且不必學校同意,以教署的行政指令壓下來,那等同傳達一個以強權可以凌駕真理的錯誤訊息,那是對 校內的同工的傷害,對教育理念的強暴,他懇求負責官員暫緩按程序運用權力將學生直接派送回來,而是向學生及家長要求先行取得學校同意,這當然須要某些承 諾,分區辦事署的地區教育官也是相當年青,思想開明,願意一試;學生被安排與各老師及社工會面,坦誠交代過往的錯失及自行提出改善的建議,終於得到其中一 位老師體諒,願意接納為班中一員,其他老師雖然未盡同意,但在會面過程中,多少感受到學生悔過的誠意,終於無須負責官員行駛法定權力強行遣返學生,效果雖 然未至戲劇化地得到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學業改善不算明顯,但在紀律及合群方面,大有改進,與老師的對抗基本消失,老師們的士氣因而獲得提升。這事其實只屬 故事的一小部份,在共同努力下,該校各項可量度的指標都大有改善,公開考試成績更是在質與量方面得到數以倍計的增幅。一年過去,教育官來訪,私下衷心提出肯定的評價。向來聊備一格作為制度花瓶的社工,年終檢討時亦說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比往日強。

這事例不過說明,一群有熱誠而又不乏一定經驗智慧的前線工作人員,只要給予機會,幹實事的成績,未必比年資地位人脈優越的老官僚差。沒有教育官的首肯,沒有一群同工的配合,積極在規章程序中尋求微調的可能,便沒有故事中的改變。奈何在日常事務中,特別是吃公帑的機構,不斷拿程序正確做擋箭牌、宣佈手術成功但病人死去的時候多,願意多想一步,協力同心,以真誠及智慧打破官僚主義桎梏的時候少!

-完-

小傳 Biography

從 為學至工作,皆不務正業,但非作奸犯科, 偷搶拐騙之謂也, 正業之於上智者言,齊家治國平天下、經世濟民之學也, 於下愚者言, 謀一技以傍身,安家立室,養妻活兒之術也,.雅可樂率性而行,不為物役, 鎮日詩詞歌賦,丹青翰墨,吟風弄月,皆非早年港人營生之正業,可幸道非常道,名非常名,世易時移,港人脫貧致富,自然財大氣粗,附庸風雅者日多,一體一 藝,竟成教育主流,昔日難賴以營生之技藝, 至今被吹舉為創意工業、經濟轉型之所繫。雖則離事實尚遠, 憑一藝以謀三餐一宿, 未若往昔艱難,憶苦思甜, 已堪回味,與網友共享創作苦樂.

legacy